锂离子电池结构组成,正/负极材料及电解液属性的分析(图)
锂离子电池结构组成
• 正极
活性物质(LiCoO2\LiMnO2\LiNixCo1-xO2\LiFePO4)导电剂、溶剂、粘合剂、铝箔基体
• 负极 活性物质(石墨、MCMB) 粘合剂、溶剂、导电剂,铜箔基体
• 隔膜(PP/PE/PP或PE)
• 电解液(LiPF6 + DMC/EC/EMC)
• 外壳五金件(铝壳、盖板、极耳、绝缘片)
锂离子电池结构-正极
已商业化的正极材料:
• LiCoO2——145mAh/g
• Li(NixCoyMn1-x-y)O2——150mAh/g
• LiMn2O4——110mAh/g
• LiFePO4——125mAh/g
• LiNixCo1-xO2 ——170mAh/g
锂离子电池结构 —— 负极
负极集流体:镍带(约 0.07mm 厚)
负极基体:铜箔(约 0.009mm 厚 ) 负极物质:石墨 +CMC+SBR
负极材料的发展
• 已商业化和正开发的负极材料:
• 天然石墨——300mAh/g
• 天然石墨包裹——360mAh/g
• 人造石墨——330mAh/g
• 石墨化碳微球——340mAh/g
• 合金负极(C/Si、C/Sn) —— >400mAh/g
• 氧化物负极—— >400mAh/g
• 锂合金负极—— >700mAh/g
正负极片的区别
1 、颜色 ,一个呈灰色、一个呈黑色
• 2 、正负极使用的箔材
• 正极使用铝箔 —— 焊接铝极耳
• 负极使用铜箔 —— 焊接铜极耳
• 3 、正负极片的柔韧程度
• 正极片偏硬;负极片较柔软
锂离子电池结构—电解液
• 性质:
无色透明液体,具有较强吸湿性。
• 应用:
主要用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,只能 在干燥环境下使用操作(如环境水分小于20ppm的手套箱内)。
• 规格:
溶剂组成 DMC:EMC:EC =1:1:1 (重量比)LiPF6浓度 1mol/l
• 质量指标:
密度(25℃)g/cm3 1.23±0.03
水分(卡尔费休法) ≤20ppm
游离酸(以HF计) ≤50ppm
电导率(25℃) 10.4±0.5 ms/cm
我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情况备受瞩目,它不仅在传统的电器便捷市场上稳步发展,在电源储能电池方面的发展,也是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。
- 2012-09-04锂离子电池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
- 2012-05-28电动汽车造价过高原因:锂电池四大难关待突破
- 2014-08-08汽车动力锂电池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探讨
- 2014-11-27安全型磷酸铁锂电池电解液
- 2015-05-23动力锂电池电解液需求升势明显
- 2014-10-2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分类有哪些?